在我们生活中各种日用化学工业品琳琅满目,有些产品容易被混淆为化妆品。这些产品主要有卫生消毒产品和医疗器械产品,也可通过包装标签上标注的许可证号与化妆品相区分。
卫生消毒用品(消字号)
消字号,文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不具备任何疗效,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检测指标主要为杀菌作用,声称有特殊功效的消字号产品,务必警惕。例如江苏的大头娃娃事件,所使用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一种消字号产品,非法添加激素),导致脸部肿大到几乎遮住眼睛,额头汗毛又黑又密,还有一些产品打着中药噱头,宣称无副作用,快速消除红肿、瘙痒等症状,这些非法的消字号产品往往宣称快速见效,很有可能含有大量激素或者违规的添加物,副作用大,一定要慎用,选择治疗效果的产品,还是要选择药品,即国药准字号。
医疗器械产品(械字号)
械字号是指医疗器械注册或备案字号。通常标识的产品注册证编号格式为“国械注准”(三类医疗器械)、“(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械注准”(二类医疗器械)或者“×械备”(一类医疗器械)等。市面上容易被混淆为化妆品的通常为“械字号面膜”、“医美面膜”,这些产品被商家宣称比普通面膜标准高、功效强、更安全,更适合消费者使用,但目前尚未有实验数据准确证明械字号相对于妆字号化妆品有绝对优越性。其次,医疗器械产品命名应当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另外,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实际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是属于医用敷料,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词语,因此,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
最后提示消费者,化妆品可以具有功效,但不可宣称自己具有医疗效果,化妆品不是“药”。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后续陆续发布的配套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希望广大消费者,爱美的女士们在选购化妆品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适合自己的正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