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投诉网-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主办国家级中央在京科技期刊《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的官方网站。全国产品质量网络投诉联盟智库平台,消费品执法打假协作联盟专家智库建设平台,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摸排平台。执法案源摸排平台及产品质量执法指引智库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指南 > 消费警示 > 内容页

优卡丹1岁以下婴儿禁用 部分药品说明书未修改

2013-02-18 16:28未知

    去年国家食药监局已规定1岁以下禁用优卡丹等非处方药,而目前很多药品仍未标注;仁和药业股票应声下跌“家有儿女,常备优卡丹”,宋丹丹的一句广告语让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家喻户晓。

    去年5月,国家食药监局新修订了儿童用药说明书,优卡丹、好娃娃等儿童药都被列入1岁以下婴儿禁用的范围。

    但调查发现,顾客在药店可以毫无阻碍地买到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说明书也没有修改。

    记者发现优卡丹的说明书仍未修改,仍然标示“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近日,网友“那时花开的秋天1986”通过微博反映,药店可以毫无阻碍地买到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并担心该药含有对儿童肝肾有毒的成分。

    他表示,这两种药品已经被充分证明对儿童的肝肾有毒性,一岁内禁服,六岁内慎服,为什么他们的广告还在播出,药店也可以无阻碍购买?在有媒体披露相关内容后,作为优卡丹生产企业的仁和药业近日也出现下跌,成交相对低迷。

网络热议  业内人士称“一岁内禁服”

    “优卡丹和"好娃娃"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已经被充分证明了对儿童的肝肾毒性,一岁内禁服,六岁内慎服。但是为什么媒体还在播出他们的广告,药店也可以无阻碍购买。各位大V帮忙转发吧,让媒体撤除这种残害儿童的广告吧!”网友“那时花开的秋天1986”发微博上称,并@了宋丹丹等名人。

    网友“那时花开的秋天1986”的身份认证是某医院儿科的业内人士,他24日晚又发布微博表示:优卡丹和好娃娃小儿氨酚烷胺颗粒,1岁以上儿童是可以服用的,患儿服用各种药品之前,一定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

    当记者向“那时花开的秋天1986”这位网友提出采访要求时,他并没有直接回应。不过,昨天中午他又最新发布一条微博声明说:自己在微博发帖只是提醒各位家长注意,在感冒高发季节给孩子服用药品之前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后服药,没有质疑两个品牌的任何质量与药效问题,对社会造成的恐慌深表歉意,希望公众不要曲解自己的本意。

去年被禁 要求药企修改说明书

    到底是否如网友所说1岁内禁服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5月16日发布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说明书》已对含盐酸金刚烷胺非处方药儿童用药说明书内容做了修改:对于仅用于儿童的氨金黄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删除了注意事项中“1岁以下儿童应在指导下使用”,在禁忌项中增加了 “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

    对于氨酚烷胺那敏胶囊,将“5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修订为“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在禁忌项中增加了“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

记者调查 该药可以轻松买到

    记者调查发现,顾客在药店可以毫无阻碍地买到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说明书中注意事项中依然标有“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的说明。

    记者在北京一家药店,以顾客身份进行咨询,药店工作人员表示一岁以下的也可以喝。

    在杭州的几家药店,记者发现该药在购买时,驻店药师并没有特别提示。记者又详细看了一下说明书,只是在注意事项中,标有“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但并没有说不可以用。

    记者在青岛一家药店看到,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摆在了柜台显眼的位置。记者花了30.6元买到优卡丹和优贝兹两个牌子的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药店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询问孩子年龄和病情就将药交到记者手里。在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一栏里标有“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的说明。

仁和回应  承认市面上有说明书未修改

    仁和药业23日晚披露澄清公告称,有关“优卡丹”系列产品之一“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含有对儿童肝肾有毒的成分的报道存在误读,该产品只要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不会对儿童产生肝肾损害。不过,公司亦确认市场上仍可以买到未修改用药说明书的产品。

    公司称,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公司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说明书进行了修改,删除【注意事项】中“1岁以下儿童应在指导下使用”,在【禁忌】项中增加“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公司曾于2012年5月24日发布了相关公告。

    说明书修改后,公司已持续派专业人员向公司销售合作单位进行了通报说明,并要求他们配合向下一级经销商、终端药店或相关医疗机构进行通报说明,同时特别要求各终端销售点工作人员向消费者进行说明。

    公告称,在修改说明书之前已流通到市场的产品在保质期内也可以正常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