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具抽查不合格率为37.6%。本次抽查了10个省(市)89家企业生产的98批次按摩器具产品,其中2批次涉嫌无厂名厂址,3批次涉嫌假冒,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检验的93批次产品中,发现35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37.6%,较上次抽查上升5.9个百分点。近3年该产品在电子商务领域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32.2%、31.7%、37.6%。

按摩器具产品近3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本次抽查重点对输入功率和电流,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发热,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非正常工作,结构,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连续骚扰电压,骚扰功率、辐射骚扰等1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结构,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连续骚扰电压,骚扰功率、辐射骚扰。经技术机构分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一是产品结构设计不合理,电路未按要求加入电磁兼容保护电路或电磁干扰抑制元件;
二是部分企业未及时依照2020年6月1日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1部分:发射》(GB 4343.1—2018)组织生产。
本次抽查主要涉及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等产业集聚区企业,分别抽查检验了42批次、16批次、13批次产品,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45.2%、37.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