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制动液抽查不合格率为16.1%。本次在流通领域抽查了19个省(区、市)154家企业生产的155批次产品,其中1批次涉嫌假冒,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共发现25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6.1%,较上次抽查上升3.4百分点。该产品近3年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5.0%、12.7%、16.1%。

图 机动车辆制动液产品近3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本次抽查重点对运动黏度、平衡回流沸点、湿平衡回流沸点、pH值、蒸发性能等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各项目均有发现不合格。运动黏度项目不合格会加大管路中的粘滞阻力,刹车也会变硬变难踩,当运动黏度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严重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平衡回流沸点和湿平衡回流沸点项目不合格会使制动液管路在油温沸点产生蒸汽,导致气阻,降低刹车油的制动效能;蒸发性能项目不合格会导致在紧急刹车时,制动液易沸腾起泡,使制动效能降低甚至失效;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制动系统中的零件腐蚀,导致制动系统失效。经技术机构分析,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原材料进货把关不严,或样品配方不合理,且缺乏出厂检验。本次抽查主要涉及广东、上海、山东、江苏、福建等地的生产企业,分别抽查了37批次、18批次、15批次、11批次、8批次,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8.1%、0%、33.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