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8年12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汇总情况分析》。信息显示,2018年12月,湖北省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2大类食品11609批次,分别按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等进行检验,共发现不合格样品286批次,总体发现样品不合格率2.46%。
检出问题的食品有20大类,分别为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餐饮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
不合格率较高的食品类别有酒类(7.94%)、餐饮食品(5.09%)、淀粉及淀粉制品(4.97%)、蔬菜制品(4.97%)、饮料(4.65%)、方便食品(4.60%)等。
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微生物不合格(104批次),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96批次),质量指标不合格(31批次),农药残留超标(19批次),其他污染物超标(17批次),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超标(6批次),兽药残留超标(5批次),检出禁用兽药(4批次),生物毒素超标(2批次),检出禁用农药(2批次),检出非食用物质(1批次)。
本月抽检食品中微生物超标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检出的主要问题,分别占不合格总数的36.24%和33.45%。检出的致病性微生物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他微生物超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防腐剂(脱氢乙酸、山梨酸、苯甲酸、二氧化硫)、甜味剂(甜蜜素)和含铝膨松剂。
本月抽检食品中质量指标不合格为过氧化值、酸价、氨基酸态氮、干燥失重、酒精度;其他污染物超标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出的禁用兽药为氧氟沙星、氯霉素、莱克多巴胺;兽药残留超标为恩诺沙星;检出的禁用农药为4-氯苯氧乙酸钠;农药残留超标为氟虫腈、毒死蜱、克百威、啶虫脒、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氧乐果、甲胺磷;生物毒素超标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1;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超标为铅、镉;检出的非食用物质为罗丹明B。
针对以上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省局责成有关市州局及时采取措施督促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及时查找问题原因、排查风险因素,制定整改措施,并对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按要求及时对抽检信息进行了公示。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12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汇总情况
序号 |
食品大类 |
抽检样品批次 |
不合格样品批次 |
样品不合格率 |
1 |
粮食加工品 |
856 |
7 |
0.818% |
2 |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
336 |
7 |
2.08% |
3 |
调味品 |
331 |
7 |
2.11% |
4 |
肉制品 |
475 |
7 |
1.47% |
5 |
乳制品 |
80 |
0 |
0 |
6 |
饮料 |
344 |
16 |
4.65% |
7 |
方便食品 |
87 |
4 |
4.60% |
8 |
饼干 |
90 |
0 |
0 |
9 |
罐头 |
146 |
0 |
0 |
10 |
冷冻饮品 |
36 |
0 |
0 |
11 |
速冻食品 |
224 |
1 |
0.446% |
12 |
薯类和膨化食品 |
165 |
1 |
0.606% |
13 |
糖果制品 |
83 |
2 |
2.41% |
14 |
茶叶及相关制品 |
324 |
0 |
0 |
15 |
酒类 |
693 |
55 |
7.94% |
16 |
蔬菜制品 |
583 |
29 |
4.97% |
17 |
水果制品 |
130 |
1 |
0.769% |
18 |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
147 |
2 |
1.36% |
19 |
蛋制品 |
37 |
0 |
0 |
20 |
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 |
15 |
0 |
0 |
21 |
食糖 |
41 |
0 |
0 |
22 |
水产制品 |
342 |
1 |
0.292% |
23 |
淀粉及淀粉制品 |
161 |
8 |
4.97% |
24 |
糕点 |
721 |
11 |
1.52% |
25 |
豆制品 |
305 |
1 |
0.328% |
26 |
蜂产品 |
52 |
0 |
0 |
27 |
保健食品 |
71 |
0 |
0 |
28 |
婴幼儿配方食品 |
13 |
0 |
0 |
29 |
餐饮食品 |
1905 |
97 |
5.09% |
30 |
食品添加剂 |
91 |
1 |
1.10% |
31 |
食用农产品 |
2678 |
28 |
1.05% |
32 |
食盐 |
47 |
0 |
0 |
合计 |
11609 |
286 |
2.4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