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市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侵犯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涉嫌构成犯罪移送案。
2021年3月,广州海关依粤港澳大湾区执法协作机制向市市场监管局通报案件线索:香港海关于2021年1月查获一批侵权商品,货柜自南沙出境,付货人显示包括广州某公司及深圳某公司。经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办案人员全面深入调查,认定当事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所指的商标侵权行为。本案作为首宗粤港跨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深度合作案件,开启了粤港知识产权保护执法证据互认的先例,践行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南沙面向世界粤港澳全面合作方案》的“建立跨境知识产权协作”的要求,有力震慑了跨境贸易方式的侵权行为。
二、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侵犯某注册商标专用权涉嫌构成犯罪移送案。
第12935531号“iHealth”是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3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变更为北京爱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第5类“医用诊断制剂”等商品上的注册商标。2022年3月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联合公安部门对辖区内一处无名工厂进行检查,现场查获印有“iHealth”注册商标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成品、配件、包装箱及生产机器一批。经办案部门与商标权利人及价格认定部门认定,涉案商品货值为469万余元,当事人陈某涉嫌犯罪,办案部门已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本案查处的是与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医疗器械产品,且是市场紧缺的抗疫物资,办案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专业性和主动性,调查取证过程全面、细致、正确,确定涉案物品价格依法科学;充分运用行刑衔接机制,使得案件得以成功查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
三、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侵犯某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涉嫌构成犯罪移送案。
第G1189929号“
四、清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侵犯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涉嫌犯罪移送案。
“CHRISTIAN DIOR”“MICHAEL MICHAEL KORS”等商标分别是克里斯蒂昂迪奥尔(法国)和迈可寇斯(瑞士)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在第18类“皮包”“手提包”等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根据举报线索,清远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同公安部门,在清远市清城区某居民住宅内,查获侵犯“CHRISTIAN DIOR”“VERSACE”“MICHAEL MICHAEL KORS”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皮包共计2630个,经查,涉案产品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货值3325.56万元。经办案人员调查核实,当事人韩某上述行为涉嫌犯罪,办案部门已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五、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番禺区局查处侵犯某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行政处罚案。
第727253号“3M”及第3998829号“PELTOR”均是3M公司在第9类“音像设备”等商品上的注册商标。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番禺区局根据转办线索,在某公司查获标示“PCLTOR”字样的耳机、标示“PELTOR”字样的标签、附有“3M PELTOR”标签的配件包等,货值和累计销售额共计138.40万元。经查,当事人自2020年1月起生产耳机等通讯设备,并通过国际知名电商平台销售,应客户需求附加提供自制包含他人商标标识的“3M PELTOR”“PELTOR”小标签。办案部门认定当事人上述行为构成商标侵权,作出了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处罚款69.20万元,没收涉案侵权商品的行政处罚。
六、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侵犯某注册商标专用权行政处罚案。
第8150374号“BVMC”是北京市阀门总厂股份有限公司在第7类“阀(机器零件)”等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权利人举报,调查发现当事人与某化工仓储贸易公司合同约定,为其工程项目安装北京市阀门总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阀门,其中有43个为商标侵权的阀门,当事人无法提供相关采购合同及凭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相关规定,办案部门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拆除更换已经安装使用的、有安全隐患的侵权产品,并处以罚款13万元及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
七、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人民政府查处侵犯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涉嫌犯罪移送案。
按照广东省、佛山市和顺德区人民政府相关公告规定,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人民政府履行商标行政执法职责。根据举报线索,办案部门会同公安部门依法对某公司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某中转仓进行执法检查,查获涉嫌侵犯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鞋子共计40075双,当事人无法提供发货人、收货人、承运合同、产品合法来源凭证等相关材料。经权利人鉴定,上述产品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货值约为2496余万元。当事人上述行为涉嫌犯罪,办案部门已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八、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侵犯多个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涉嫌犯罪移送案。
第14203958号“HUAWEI”商标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第9类“智能手机”等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线索,会同梅州市公安局、五华县公安局对当事人陈某经营场所进行执法检查,查获大量标示“HUAWEI”等注册商标的手机及各种手机配件,以及拆解、组装(生产)的工作台及工具设备一批,经权利人当场鉴定,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案货值共计902.56万元。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犯罪,办案部门已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九、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查处侵犯多个注册商标专用权涉嫌构成犯罪移送案。
“MASKKING”“KANGVAPE”分别是北京漫科斯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在第34类“电子香烟”等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根据举报线索,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在深圳市光明区某五金加工店内,查获假冒“MASKKING”商标的电子烟成品16000支,电子烟包装盒、电子烟烟管、防伪二维码以及半成品一批,假冒“KANGVAPE”商标的电子烟620支,涉案产品货值总计166.46万元。当事人上述行为涉嫌犯罪,办案部门已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十、韶关市翁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侵犯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涉嫌犯罪移送案。
翁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和前期摸排,联合公安部门对翁源县京港澳高速路引道旁居民楼中非法生产窝点进行查处,现场查获假冒“欧莱雅”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约2万支、原料1600多公斤,当事人梁某无法提供相关证照及授权证明文件。办案人员顺藤摸瓜,在广州市白云区当事人的销售点,查获侵权化妆品3000多支,以上涉案化妆品货值约891.30万元,经韶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抽检,部分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当事人的上述行为已经达到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案标准,涉嫌犯罪,办案部门已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